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
主办单位: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
编辑出版:《电力系统装备》杂志社
创刊时间:2002年
开本尺寸:16开本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月 刊
出版地址:北京市
发行范围:公开发行
网  址:dlxtzb.cn
投稿邮箱:dlxtzbbjb@163.com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荷香点亮意境之美(古悦新喜)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3日

  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”近日,杨万里诗中的荷花盛景在多地铺展,掀起赏荷热潮。映着诗画丹青,清塘荷韵再度拨动游人心弦。

  荷花又名芙蕖、菡萏、水芙蓉、莲花等,与睡莲分属不同植物属。从古至今,荷花以清丽娇美的姿态、较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,广受大众喜爱,成为文人墨客咏颂的对象,形成内涵厚重的“荷文化”。

  作为审美意象,荷花被赋予人格化特质。宋代周敦颐《爱莲说》让荷花的“君子”之姿誉满天下。传为南宋吴炳所作《出水芙蓉图》,表现的正是此意。此图以特写方式、精湛技艺、唯美意境,升华了荷花的美感与品格。画面上,一朵粉色荷花傲然盛放,轻盈腴润的花瓣在碧绿荷叶的映衬下柔美夺目,画面布局与设色端庄大气,生动展现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的君子气质,成为历代荷花绘画中的经典之作。

  人们爱莲,爱的是莲的高洁品性和君子风度。宋代以降,赏荷之风长盛不衰,成为人们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。由此也促生一批以消夏赏荷为主题的园林绘画,如宋代的《荷亭纳凉图》《荷亭听雨图》《荷亭销夏图》、明代的《周茂叔爱莲图》《竹深荷静图》等,生动展现了古人的风雅生活。还有一些园林建筑、景观以荷命名,如杭州西湖的“曲院风荷”、北京圆明园的“濂溪乐处”、承德避暑山庄的“曲水荷香”等,皆彰显着荷的文化意蕴。

  由于“荷”与“和”“合”谐音,“莲”与“联”“连”谐音,荷花又被赋予诸多美好寓意。明代佚名《瑞莲翎毛图》,将荷叶、荷花、雀鸟、鸭鹅等意象相组合,构成祥瑞之景。明代陈栝《平安瑞莲图》则以瓶中盛开的莲花传递吉祥之意。

  历经千年发展,荷花高洁、和美、清廉的内涵深入人心,使它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,更成为美术创作中长盛不衰的主题。不少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创新笔墨和表现方式,不断丰富荷花的艺术表达,开辟审美新境。比如,潘天寿以豪放洒脱的大写意,展现荷花刚健挺拔的风骨。张大千一生画荷无数,不断推陈出新,形成驰名中外的“大千荷”。周思聪则以水墨相撞后产生的氤氲气韵表现荷的意境,创造出如梦如幻、清雅至极的画风。及至当下,依然有不少画家通过对景写生和心灵感悟,以写实或写意之笔,拓展荷文化的艺术表达空间。这些探索都是对传统花鸟画的笔墨革新。

  丹青意趣承载千年风雅。荷香伴墨香,不仅点亮意境之美,更照见深植于中国人血脉的精神追求。


杂志社地址:中国 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(100000)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